会务动态

产融一周看点

来源:创新产业融合促进会  时间:2025-04-08

产业资讯



航空航天


C909 国产支线客机首次交付老挝航空

3 月 30 日消息,中国商飞公司今日向老挝航空公司交付首架 C909 飞机,这是中国的喷气式客机首次进入老挝市场,标志着我国商用飞机国际化发展迈出新步伐。(来源:IT之家)



低空经济


合翼航空获全球首张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将在合肥骆岗公园开展商业载人服务

3 月 28 日,中国民航局为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颁发了全球首张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此前该公司 eVTOL 亿航 EH216-S 已获得全球首个“三证”—— 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标准适航证,并累计完成超 6 万架次安全飞行。(来源:合肥市人民政府发布微信公众号)



先进制造业


实现技术突破!我国首台智能红外风机融冰设备在中国大唐江西蜈蚣山风电场成功试运

4月5日,我国首台智能红外风机融冰设备在中国大唐江西蜈蚣山风电场成功试运,标志着我国在大容量风机智能除冰领域实现新的技术突破。这台设备通过模拟太阳辐射原理,用红外线为叶片迅速加温“解冻”,单台可在20秒内使3厘米厚的结冰在叶片表面融化,1分钟内使照射区域覆冰开始脱落,照射能量为夏季太阳光照的5倍至8倍。(来源:环球网)



我国自主研发高端钢轨探伤车投用

近日,GTC-80ⅡJ型钢轨探伤车在成都工务大机段正式投用,从硬件到软件均实现国产化,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该车体主要由动力车和检测车两部分组成,全车总长44.02米,最高运行速度可达120千米/小时,最高持续探伤速度80千米/小时,可实现多角度扫查、动态偏转聚焦、并行发射接收等功能,检测灵活性好,扫查覆盖区域广。(来源:科技日报)



新能源


我国首台应用全球真空压力浸渍技术的 500 兆瓦级全氢冷发电机组投产

4 月 6 日消息,中国电建承建的南山电厂气电扩建项目 5 号机组近日完成试运行,标志着我国首台应用全球真空压力浸渍技术的 500 兆瓦级全氢冷发电机组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发电量约 26.86 亿千瓦时,能够满足海南南部区域电力负荷需求。与同等装机规模的超净燃煤机组相比,每年可减少标煤耗量约 21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96 万吨。(来源:IT之家)



科学家用月球尘埃模拟物制成太阳能电池,为太空能源供应提供方案

4 月 7 日消息,一项发表在《Device》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德国波茨坦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功利用模拟月球尘埃制造出了太阳能电池,这一成果为太空探索中可靠能源供应的难题提供了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来源:IT之家)



计算机


中国自主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全球首次运行十亿级 AI 微调大模型

4 月 7 日消息,本源量子、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机构联合攻关,在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真机上,全球首次运行十亿参数 AI 大模型微调任务。(来源:IT之家、《科创板日报》)



电子信息


我会理事单位——德沃先进自动化亮相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盛会SEMICON China 2025

3月26-28日,德沃先进&德沃科学携最新技术与解决方案亮相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盛会SEMICON China 2025,向来自半导体上、下游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展示德沃国产高端装备的创新实力。(来源:德沃先进自动化微信公众号)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百度公司发布国产首个深度学习框架飞桨3.0

4月3日消息,百度公司发布国产首个自主研发、开源开放、功能丰富的深度学习框架飞桨3.0,以“动静统一自动并行”等五大核心技术创新为大模型训推提速。飞桨框架3.0表示层专注于计算图的表达与转换,通过高可扩展中间表示PIR,实现动转静、自动微分、自动并行、算子组合以及计算图优化等核心功能。(来源:品玩网)



能游泳能攀爬,俄罗斯正研发百元级球形侦察机器人

4 月 7 日消息,俄罗斯伊热夫斯克国立技术大学正在研发一款球形机器人,以取代传统的轮式机器人,实现灵活移动。这款机器人能够用在特别军事行动区域的辅助侦察工作。(来源:央视新闻)



生物技术


点赞!中国人用大米生产血液蛋白质

4 月 6 日消息,“稻米造血”,这个听起来“天方夜谭”的概念,如今已在武汉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变为现实。通过这种方式制造的人血清白蛋白,不仅更安全环保,还具备规模化生产、成本低廉等优势,有望成为缓解我国人血清白蛋白供应不足的重要解决方案。(来源:央广网)



政策支持


细化审查标准,《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施行》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于4月20日正式施行。《实施办法》共48条,在《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框架下,细化完善了公平竞争审查总体要求、部门职责、审查标准、审查机制、审查程序以及监督保障措施等。其中提出,将《条例》规定的限制或者变相限制市场准入和退出、限制商品要素自由流动、影响生产经营成本、影响生产经营行为等四个方面的审查标准细化为66项具体情形,便于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和政策措施起草单位准确理解、规范适用;明确例外规定中“没有对公平竞争影响更小的替代方案”“合理实施期限”等概念的含义,防止例外规定被滥用,损害市场竞争。(来源:中国普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印发《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30年,热泵生产制造和技术研发能力不断增强,重点热泵产品能效水平提升20%以上,大功率高温热泵、高效压缩机、新型制冷剂等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热泵建筑应用面积和热泵机组装机容量持续增长,热泵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国际竞争优势不断扩大。《行动方案》明确加强热泵安装使用建设保障、强化综合性政策支持、发挥标准引领和支撑作用、深化热泵领域国际合作等4方面保障措施,并对监督管理、行业自律、供需对接、宣传推广等提出工作要求。(来源:深圳市南山科技事务所)



金融监管总局三部门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提到,未来5年,银行业保险业加快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制机制,科技金融制度逐步健全,专业化服务机制、产品体系、专业能力和风控能力不断完善,外部生态体系持续发展,科技信贷和科技保险扩面、提质、增效,为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更加精准、优质、高效的金融保障,加快实现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从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机制、产品体系、专业能力和风控能力建设出发,提出7方面20条措施。(来源:深圳市南山科技事务所)



大湾区经济资讯


深圳、广州双双跻身独角兽企业数量全国前五

近日,2025中关村论坛“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深圳、广州独角兽企业数量均进入全国前五;在独角兽企业热度前十省市中,广东排名第二,凸显其创新创业活力。(来源:羊城晚报)



仅硬币大小!深圳科研团队研发“活体电池” 为高血压等疾病的精准神经调控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钟超团队联合刘志远团队、深圳大学王任衡团队在《先进材料》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利用3D打印活体水凝胶技术,成功研制出直径仅20毫米的微型便携式微生物燃料电池,创新性地整合了生物电刺激装置,通过刺激神经元实现了对电生理和血压的精准调节,在疾病治疗方面有较大应用潜力。该研究推动了便携式生物器件的发展,拓展了活体能源材料的研究前沿。(来源:深圳特区报)



三家深圳企业跻身“全球百强创新机构” 腾讯、华为位列前十

近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信息分析权威机构科睿唯安发布2025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报告,深圳企业再次展现强劲创新实力,共有三家企业入选,其中腾讯、华为双双进入前十强,瑞声科技连续三年上榜,位列第90位。(来源:深圳新闻网)



全国首个,深圳海关智能查验机器人引入“满血版”DeepSeek-R1

4 月 7 日消息,深圳海关自主研发的智能查验机器人已引入海关系统全国首个“满血版”DeepSeek-R1,实现技术升级,并在进口危化品监管和水果通关领域形成示范。(来源:科技日报)



深圳入选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

4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公开《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通知提到,经专家评审,9个城市及30个项目列入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范围。其中,深圳不仅入选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深港车网互动试点项目”也入选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项目名单。(来源:深圳商报)



大型综合性养殖试验平台“湛江湾1号”下水 配备多种智能化系统

近日,由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自主创新研发的漂浮式动力定位全域化网箱型工船“湛江湾1号”成功下水,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工业化养殖更加智能化。“湛江湾1号”是大型综合性养殖试验平台,总长154米,总宽44米,养殖水体达8万立方米,分为12个独立的养殖区域,能够同时养殖多种鱼类,具备年产2000吨名贵鱼类产能。(来源:人民日报)



国家级开放平台!佛山首个综合保税区通过验收

2025年4月2日,佛山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佛山综保区”)通过了海关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等7个国家部委的联合验收,标志着广东省第13个综保区正式落成。这将为佛山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新的战略支点。(来源:南方网)



中国香港科技大学研发出极低温存内计算方案,为量子计算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开辟了新路径

3月26日消息,中国香港科技大学研究团队研发出极低温存内计算方案,可大幅减少AI代理与量子处理器间的延迟,并提高了能源效率。该方案利用了一种被称为磁性拓扑绝缘体霍尔条形(Hall bar)器件技术,采用了一种新颖的低温内存计算架构,使AI加速器能与量子处理器仅相距数十厘米即可协同工作,从而提高速度和效率。这一成果为量子计算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开辟了新路径。(来源:量科网)